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劳动法» 离职辞退后经济补偿与赔偿的区别,离职辞退补偿标准

离职辞退后经济补偿与赔偿的区别,离职辞退补偿标准

2024-01-04 06:33:45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最新婚姻法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婚姻法财产分割,婚姻法咨询,婚姻法司法解释;找律师,免费离婚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最普遍的介绍:wWw.zhibOmen.coM合同问题特点是什么:辞退举例说明应用场景:劳动合同法其它含义:无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最新婚姻法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婚姻法财产分割,婚姻法咨询,婚姻法司法解释;找律师,免费离婚律师在线咨询服务!

最普遍的介绍:

wWw.zhibOmen.coM

合同问题特点是什么:辞退举例说明应用场景:劳动合同法其它含义:无辜辞退,员工提出赔偿不违法。举例说明应用场景:单是,赔偿超出劳动法规定,得不到支持。

员工离职赔偿标准

1、自辞的,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1种情形”,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否则就不需要支付。2、被辞的,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2情形”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否则就不需要支付。被辞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补偿金,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30天通知就不需要支付补偿金,没有提前通知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作为代通金。被辞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劳动者没有过失的情况下无理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赔偿2倍的经济补偿金。

离职补偿问题

1、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只意味着你和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不是固定期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2、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属违法行为,你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向单位索取二倍的工资。你的情况适用于从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第二个月算起,即从2008年2月1日算起。应当再支付11个月的工资。  3、要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辞职),辞职理由建议你参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来提出,这不但合法合规,不用批准可以立马走人,他找不着你的叉,一般单位在这些问题上都会出错的。事实上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就是违法的。  4、所以你的辞职通知可以这样写:兹有某某部门某某,于XX年XX月至XX年XX月在用人单位工作,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因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不办理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险,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按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现提出辞职。并请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按国家规定补充建立各类法定的社会保险;并按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及时办理离职手续。特此通知  5、关于你所说60岁退休的法定退休年龄,不是劳动法的规定,是“国发[1978]104号文”规定的退休年龄,但按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对能否能办理退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规定不光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还必须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5年等,也就是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一定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公司没有为你办过养老保险,也就是没有交过费是不能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的。  6、上述要求单位一般不会轻易给你,只有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不收费),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单位还不赔,还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7、仲裁时,你可尽量收集一些相关证据,有利于裁定,没有也不要紧,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劳动纠纷案件举证的主要责任在用人单位,到时会责令用人单位出示有关证据,你不用担心。  8、再者说,就算没签劳动合同,要证明劳动关系,可按照“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wwW.bianhulvShi.COm法律咨询网-专业的法律信息咨询网站,汇集离婚律师,刑事律师,劳动仲裁请律师,律师事务所查询,律师免费咨询,婚姻家庭,债务纠纷,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您身边的私人法律顾问。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电话:17898872021

标签: 员工 过高 单位